去年的某次采访活动上,一位提问者把他的烦恼告诉库克: 「我妈妈看不到我用 iMessage 发的视频。 」
不错,回答得很有精神,iPhone 和 Android 之间旷日持久的短信恩怨,弥漫在现场略为尴尬的气氛里。
但在最近,苹果做出了一项「违背祖宗的决定」,这位提问者可能不用花钱换手机了。
苹果原生的即时通讯服务 iMessage,虽然顶着「短信」的名头,但被不少苹果用户当作社交软件,无非是图它安全又好用。
iMessage 基于 Wi-Fi 或移动数据,不像短信按条付费,体验更加接近微信,支持文字、表情、图片、视频等消息。
各种有趣的互动功能,以及仅双方可见的端到端加密,更是 iMessage的特色。
然而,这只限于苹果设备之间,iPhone 和 Android 设备互发的信息,会被转换为 SMS(短信)和 MMS(彩信),被 Google 称为「00 年代的过时技术」。
图片和视频被压缩、丢失表情符号、错过群聊消息、没有已读回执、对话无法加密……
天差地别的体验,长着两张不同的脸。iPhone 之间的聊天气泡是蓝色的,但 iPhone 和 Android 之间的聊天气泡是绿色的。
颜色本无高低,直到它变成了某种机型的标志。「蓝绿气泡」导致了青少年的社交危机,有些美国学生不得不把 Android 手机换成 iPhone 以避免霸凌。
开发 Android 的 Google 认为,责任全在于苹果,iOS 应该尽快支持 RCS(富媒体通信服务)。
RCS 是一种新的全球通信协议,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 GSMA 发起,目的是取代 SMS 和 MMS。
我们可以将 RCS 理解为传统短信的「消费升级」,它的聊天体验类似 iMessage 和微信,使用 Wi-Fi 或移动数据,同时它也想整合很多 app 的功能,比如订外卖和酒店。
但 RCS 实现起来也更难,当参与聊天的所有设备都支持 RCS 时,系统才会启用 RCS 消息功能,否则将回到 SMS 或 MMS。
AT&T 之类的运营商、生产手机的终端厂商、Google 等操作系统开发者,都得达成共识。
Google 是 RCS 目前最大的支持者,它很想拉苹果入伙,甚至在去年 8 月推出了一场营销活动「Get the Message」,高调向苹果喊话。
Google 阵营的三星,最近也发了个脑洞大开的广告,罗密欧(Android)和朱丽叶(iPhone),因为苹果不支持 RCS,无法终成眷属。
苹果之前对 RCS 不感兴趣,毕竟它有自己的 iMessage,功能类似 RCS 甚至更多,特殊的蓝色气泡还能暗暗让大家多买 iPhone。
不过,改变说来就来。11 月 16 日,苹果宣布采用 RCS 标准,软件更新将在 2024 年晚些时候推出。
到时候,iPhone 和 Android 用户之间的短信不再那么复古,可以共享位置,显示输入中和已读回执、分享高质量图片和视频等。
苹果表示,RCS 将取代 SMS 和 MMS,提供「更好的互操作体验」,不过 SMS 和 MMS 在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备选。
与此同时,iMessage 依然可用,被苹果称为「最好、最安全的消息体验」,且 RCS 还是显示为绿色气泡,蓝色为 iMessage 独有。
除了 Google 和三星的施压,苹果的改变更可能是因为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该法案要求提高不同消息服务的互操作性,或将逼迫苹果在其 27 个成员国开放 iMessage。
苹果的选择是,既不让 RCS 取代 iMessage,也不向非苹果设备开放 iMessage,而是走了第三条路——支持 RCS,又不是完全支持。
因为 RCS,跨设备的聊天体验更好了,iMessage 有代餐了,欧盟的目的达到了,但蓝绿之争继续存在,该买 iPhone 的还是买。
如此一来,RCS 的家庭地位就较为尴尬,比 SMS 和 MMS 好,但不如 iMessage。
习惯了微信的我们,可能不觉得短信的气泡颜色是个问题,也不觉得短信的功能需要多么花里胡哨。
毕竟,大多数人只是用短信收验证码、扣款提醒、快递通知、骚扰广告之类,iMessage 的已读回执让人有点慌,至于它的表情贴纸、视频分享,旁边的微信就笑笑不说话。
不过,美国人更喜欢 SMS 和 iMessage,他们也有一些类似微信的即时通讯软件,比如 Meta 的 WhatsApp,但人气相对更低。
「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更喜欢使用 iMessage 而不是 WhatsApp」,甚至成了美版知乎 Quora 和美版贴吧 Reddit 的问题。
综合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美国的大多数运营商提供无限短信套餐,SMS 几乎免费;另一方面,美国有大量 iPhone 用户,他们习惯了原生、免费、且还能在 Mac 和 iPad 等多设备互通有无的 iMessage。
根据研究机构 CIRP 的一项调查,在美国消费者中 40% 使用 iPhone,其中 18 至 24 岁的消费者超过 70% 是 iPhone 用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颜色的聊天气泡,都能引起同辈压力。
所以,问题客观存在,在苹果宣布支持 RCS 之前,怎么让跨设备的聊天体验更好,成了有利可图的蛋糕。
原理说起来不难,Sunbird 在云端设置了 Mac 虚拟机,用户只需提供 Apple ID。然而,这款 app 的测试版没发布 24 小时就从 Google Play 下架,外界猜测是因为安全问题。
TechCrunch 报道,多位安全研究人员指出,使用 Sunbird 系统发送的消息都是公开的,并未端到端加密,Sunbird 可以访问每条消息。
类似「Nothing Chats」的方案也不是没有,但或多或少有隐私和安全的担忧。如此看来,改善跨设备的聊天体验,还是让苹果和 Google 自己动手。
决定支持 RCS 的苹果,未来也打算为 RCS 做些贡献,特别在安全和加密方面。目前,支持 RCS 的 Google 官方短信应用 Messages 可以端到端加密,但加密本身不是 RCS 标准的一部分,所以仍待苹果和 Google 的推进。
Google 开发聊天应用屡战屡败,没能找到自己的亮点,更何况 Android 用户不像美国的 iPhone 用户情有独钟,他们对 WhatsApp 等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接受良好。
iMessage 受欢迎,因为它内置于 iPhone 的封闭系统中;WhatsApp 有一席之地,因为它与电话号码绑定,又无需短信费用;Messenger 也能上桌吃饭,因为它基于 Facebook。
Google 转而扶持通用标准 RCS,和几十家运营商周旋,其实是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直接重塑行业的游戏规则美国苹果id如何下载中国游戏,改善 Android 的默认短信体验,然后曲线救国,和 WhatsApp、 iMessage 等产品分庭抗礼。
苹果不再无视 RCS,也可能因为 RCS 的影响力确实越来越大。Google 在今年 5 月的 I/O 大会宣布,目前超过 8 亿人在使用 RCS,预计到年底将达到 10 亿。
ChatGPT 月活破 1 亿只用了 2 个月,RCS 破 8 亿用户却花了 16 年。RCS 的概念于 2007 年首次提出,最初由 GSMA 推动,但发展速度缓慢,基本靠 Google 为它续命。
国外发展 RCS 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种就是由 Google 主导,各运营商与 Google 合作,利用 Jibe 云平台推出 RCS 服务,并将其预置在 Android 系统。
另一种是由运营商主导,比如在 2018 年,日本的 Docomo、KDDI 和软银,共同推出 RCS 业务「+Message」,与即时通讯软件 Line 竞争。2022 年,日本的 RCS 用户超过 3000 万,是全世界最流行 RCS 的市场之一。
「+Message」,功能包括聊天、群聊、视频、GIF、文件和位置共享等.
国内的情况更像是第二种,当 RCS 来到国内,它的名字变成了增强短信、5G 消息、融合通信等,被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三星、OPPO、小米等手机品牌支持。
当微信将传统短信远远甩在身后,RCS 依然没有普及,但运营商们没有放弃。
2018 年 7 月,中国移动与华为合作推出 RCS「增强短信」。当时,中国移动还提供了每月 10GB 的「增强信息专属流量」。毕竟,除了短彩信,流量也是运营商的一大业务。
2020 年 4 月,RCS 又在国内摇身一变,被称作「5G 信息」。在这个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发布了《5G 消息白皮书》。
以中国移动为例,个人点对点消息免收短信费和流量费,但向携号转网用户发消息,每条 0.1 元,如果对方不支持 5G 消息,就以传统的短信形式发送,也每条 0.1 元。
中国联通则推出了每月免费 300 条的 5G 消息体验包,超出部分每条 0.1 元。
时至今日,5G 消息的用户仍然不多。《通信产业报》指出,5G 消息落地三年以来,每年发送量超过 100 亿条。乍看数量很多,其实平均下来,每个用户的月均发送量只有个位数。
如果拿「前辈」SMS 来比,2022 年前 5 月,移动短信业务量达 7323 亿条,5G 消息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在 2022 年,联通为了冬奥推出的 5G 消息,基于短信原生窗口,无需登录和下载,支持中英双语,提供赛事介绍,推广联通服务,上架周边商品。
如果把思路打开,对于类似的低频服务,与其开发安装成本高、留存率低的 app,不如直接由 RCS 提供服务,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也算是功德一件。
不仅是国内的运营商,Google 和 GSMA 也很看重 RCS 的 B2C(企业对消费者)服务。
但翻遍了全网,几乎找不到什么新鲜例子,2018 年,赛百味通过 RCS 推销三明治和优惠券,因为转化率比 SMS 更高,被 Google 当作模范。
这个对比就有些欺负前辈了,比起 SMS,内容和形式更丰富的 RCS 自然是更好。企业可以通过它向用户推送图文消息,用卡片的形式提供类似「小程序」的交互界面。
从几年前开始,想在 RCS 做营销的,还得了解 Chatbot(聊天机器人),即用自然语言与用户交互的自动化程序,可以随时解答问题、完成交易苹果id怎么改美国区、提供个性化推荐等。
大人时代变了,现在已经是 2023 年了,不是 2013 年,ChatGPT 让与 AI 聊天这件事变得习以为常,所以 RCS 提供的功能,听起来并不新鲜,反而让人觉得是在原地打转。
其实,RCS 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在原生的短信应用基础上升级,只要有智能手机的,都可以说是短信用户,群众基础非常可观。
同时,这也是它的弱势所在,移动运营商、设备生产商、操作系统开发商,任何一方不兼容、不支持,都可能影响到它的使用。
全球范围内,因为运营商、硬件设备、即时通讯软件等方面的差异,对 RCS 的推广和使用程度其实都不同步。这不,苹果才刚刚打算加入,但 iMessage 明显才是亲儿子,RCS 更像是权宜之计。
RCS 能不能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收入,目前还不明朗。君可见,对于我们而言,微信的江山不可撼动,短信收验证码的用处也不会下线。
但在不久的未来,对于爱发短信的大洋彼岸,iPhone 和 Android 终于可以愉快地发视频了,怎么不算是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