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箭多星最起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商业领域、其次是科研领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其实是军事领域。
现在我们的火箭发射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般,以至于大家的兴奋阈值已经很高了,就好像这一次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一次性将包括吉林一号高分06A等41颗卫星送入轨道,几乎都没有人讨论这个事儿,
反倒是有个别人将我们这次创纪录的发射拿来跟印度17年1箭104星对比shadowrocket设置,得出我们的太空发射技术不如印度的结论。
这里啰嗦几句,印度那次的104颗卫星,加一起才1.5吨重,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太空发射水平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发射质量。
印度主力运载火箭是极地轨道发射火箭(PSLV-XL),近地轨道载荷能力3.5吨,低于我们长征四号的4吨,跟我们其他几款运载火箭更加没法比了,比如长征三号6-11吨,长征二号9吨,长征七号14吨,长征五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吨,印度那小火箭就跟玩具似的。
除了运载能力,PSLV发射的轨道其实也并不复杂,水平相当一般,这104个载荷全都是同一个轨道,等于是把火箭打到预定高度,舱门打开撒豆子,主打的是一个欢乐。
咱们的1箭41星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41个载荷按不同轨道来投放,这就要求41颗卫星必须全部准确入轨,而且不能互相产生干扰,同时也不能提早坠入大气层,这对火箭控制以及载荷分配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技术要求,
而我们恰恰在这方面具备相当高的水平,因为这项技术说白了就是什么啊,就是洲际导弹分导弹头控制,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家掌握,印度根本就不具备这个水平。
这是一箭多星在军事领域的第一个意义,第二个意义在于可以快速的弥补战时被敌人摧毁的卫星。

这是不可避免的shadowrocket小火箭是干嘛的,一旦爆发全面冲突,双方第一时间的攻击目标都是卫星,只有强大的补充发射能力,也就是一箭多星,谁能快速重建战场侦测,谁就能取得优势。
在商业领域实事求是的说印度还是具备一定竞争能力,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在国际上阿谀奉承左右逢源的本事确实比我们强,也因此能够接到比我们多的国际订单,
所以必须肯定的是,印度这104颗小微卫星按既定顺序释放出去,意味着PSLV最上级拥有容纳各国各标准的卫星对接口,有能力做稳定的轨道释放控制,且不论他是不是多级轨道释放,也算是中美俄之外稳定第四了。
有些人不乐意了,说我不懂什么单不单一轨道,我只知道人家一次发射100多颗,你才41颗你凭什么说人家不如你,
事实上,我们不是不能,而是没这个需求,我们如果也像印度一样有大量的国际订单,你看能不能一次给你打上去几百颗就完了。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目前地球上一箭多星的能力美国和中国是独一档,美国还多亏出了个SpaceX,否则就真的是我们一览众山小了。
这是一箭多星在商业领域的意义,那么在科研领域,这些卫星的任务涵盖了通信、遥感、气象、光学成像等诸多领域,吉林一号高分06A发射当天就传回了高清画面,英国被我们看了个底朝天,
这还只是公开的载荷用途,大家不妨开一下脑洞,猜一猜41颗卫星里边还有什么黑科技吧。这些数据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不管是商业还是科研,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